經歷超預期的春節旺季動銷之后,步入4月的白酒市場又逐漸進入淡季階段。與之相對,洋河、郎酒、沱牌、珍酒、李渡眾多名酒產品“逆勢”提價,一時間白酒市場“漲”聲雷動。
據不完全統計,今年以來,至少16家酒企發布相關產品提價通知。白酒企業密集漲價為什么?對于漲價,經銷商怎么看?市場反應又是如何呢?
淡季做價格,四大原因“漲”聲一片
淡季做價格,旺季做市場,一直是白酒行業的常規操作。
此外,今年春節期間,大量酒企緊密布局春節營銷,助力渠道去庫存。多家證券公司研報也指出,2024年春節期間的白酒動銷情況超出業內預期,量價齊升讓行業收獲“開門紅”。
節后淡季市場供應量比較平穩,對于市場刺激性比較小,因此對于“漲價潮”的到來,業內人士也是早有預料。
諫策戰略咨詢聯合創始人韓磊表示,漲價目的主要是提升品牌價值,細分來看,也有所不同,個人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:一,穩定和改善產品價格體系,優化渠道利潤分配,提振渠道銷售信心;二,淡旺季轉換,調節渠道庫存,即淡季控量提價,旺季量價齊升;三,競爭訴求。此輪以次高端大單品提價為主,洋汾劍在次高端價位上的競爭日趨激烈,紛紛提價,提前入手,可以進一步擠占市場份額。
此外,成本上升也進一步推動白酒漲價。
這包括原材料成本的增加,如糧食、人工、包材、銷售成本等生產要素的價格上漲;以及釀酒工藝的提升和環保要求的加強,帶來的技術投入和環保成本的增加,使得白酒的綜合成本進一步加大。
因此,很多酒企在提價時表示“由于生產經營成本的增加”并非是一句虛言。
市場承壓,經銷商表示“影響有限”
白酒產品有出廠價、終端批價和建議零售價,本輪漲價調整的幾乎全都是“出廠價”,經銷商是直接關聯者,對于漲價,經銷商又是如何看待呢?
“我個人認為影響不是很大。”安徽合肥久久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俊表示,“這次漲價主要是高端酒和次高端酒,漲價幅度都在10%以內,屬于試探性提價,對終端市場的影響有限。”
“今年整體市場都不太好,受此影響,價格(調節)都起不到什么作用了。”合肥眾力誠真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葛飛界表示。此前也有媒體調研,節后的消費疲軟和動銷放緩,使得酒業渠道庫存重新高漲,目前渠道庫存占比普遍在30%-60%之間。
“漲價的以名酒居多,且集中在次高端、高端價格帶,對于地產酒來說或許有一定的利好。”有安徽地產酒經銷商表示,“安徽地產酒沒有漲價的消息,安徽地產酒集中在100-300元大眾價位,如果提價,影響會比較大。”
“漲價是一把雙刃劍,能否成功,根本在于消費基礎和市場基礎,關鍵還需要廠商高度配合。這一輪節后的名酒提價,幾乎都是頭部品牌的核心大單品,有很好的品牌力、產品力和消費及市場基礎,影響不會太大。”
漲價手段失靈,酒業冰火兩重天
雖然廠家“漲”聲一片,但在終端市場基本上沒有反應。
據草根調研,標價699元/瓶的紅花郎?紅十五,目前實際售價在550元至600元之間;五糧液普五雖然廠家要求出廠家已經漲到了1019元/瓶,但終端店銷售價大部分都不超過1000元/瓶。
作為行業標桿的飛天茅臺近期一批價也有所下滑。據今日酒價顯示,2024年飛天(散)今日一批價為2560元/瓶。有部分“恐慌者”近期鼓吹“茅臺連續暴跌”,但實際上在過去的2個月里,飛天茅臺每瓶價格僅下跌了100元左右。
“茅臺這種短期市場價格波動是很正常的現象。”韓磊表示,“這種小幅下滑一方面是受廠家直營政策調整有直接關系,加大供應量(即便是小規格飛天),拓寬銷售渠道和社會庫存增加,肯定會影響到飛天的供需平衡;另一方面,茅臺的禮品屬性在進入淡季之后價格必然會有所回落。當然,經濟不振、消費收緊的一些客觀因素也不排除。”
此外,從2023年至今,為了提升開瓶率,多家知名白酒企業也針對相關產品推出了掃碼領紅包促銷活動,從幾元至上千元不等。有些產品說是提價,實際上是“明升暗降”。
有業內人士表示,未來,白酒的擠壓式競爭更加殘酷,產品只有銷售出去,變成現金才是結束,只要沒有銷售出去,都只是庫存,而庫存無論多值錢,都只是一堆貨,這或許也是漲價手段失靈的原因。(文章來源:酒食匯)